第二百八十七章 缅北战纪:已经结束嘞!
做一名火箭炮兵,赵刚成为了一个火炮团团长。尽管他可以稍微调整产品,但对火炮的应用方面,即使坚持自学,也还是自愧不如小莫。当然,小莫打得这么好,肯定没有问题:“前3分钟密集射击?”
赵刚的话语中有些不确定,想要征求小莫的意见。
“经过调查确认,对方没有反制手段,我们不需要过多考虑生存问题,在这里多打十几分钟,但为了防止外部敌人偷袭,我们仍需改变位置……引导炮的射速却没有火箭炮那么快……”
在没有紧急转移压力的情况下,152引导炮要打满一个基数至少需要10分钟,这是人力装填弹药相当费力的情况。
122毫米BM-21型(“冰雹”)火箭炮18-20秒就可以发射一枚火箭/40枚火箭弹。
当然,射速与威力成反比,相应地,120毫米级,甚至是200毫米以下级别的火箭弹在单发火力杀伤和破坏效果方面并不如口径级别相同的加农炮。
因为火箭弹后面还有一个火箭发动机,口径越大的火箭弹,发动机越大,装药量相对于炮弹来说就显得不足,但当炮弹的装药量达到杀伤效能阈值时,这方面又会有新的价值关系。
赵刚接手这个团队的实际事务至今,也只有半个月的时间。日常、训练等各个方面对于这个新任团长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将这些新人安排得井井有条已经相当不易,更何况还要赢得下属战士的信任,恢复整个团队的士气和战斗力,接着带领他们在一个陌生的地域投入战斗……
因此,在完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由于自身专业背景,在火力输出量和火力输出效能的理解上出现一些偏差,也是可以理解的……
全才可能确实存在,但数量不多,那是天生智慧与后天汗水与努力的结晶,没有人是天生全能的人,至少不会出现在人间。
……
三十分钟内,新山山坡上的火炮持续不断地发出轰鸣声,东部各炮兵站在山坡阵地上毫不顾忌地向河西岸阵地单方面倾泻两个基数(120发)的大口径炮弹。
那些能抵抗105毫米、120毫米滑膛炮直接打击水泥钢筋工事的建筑被炸成一片废墟。
显然,赵刚得到了来自后方工兵连队弟兄们的支持,否则仅凭随身携带的0.2个基数(12发)是远远不够他使用的。
“小莫……战果……不错啊?”赵刚用高倍望远镜观察着那片变成火海的“永备工事”废墟,感叹道:“如果是火箭炮的话,不知道要打多少……”
尽管学校里总是有进步分子认为引导炮——不,所有加农炮都因为其生存性质、机动性、有限作用时间和射程被火箭炮淘汰,但只有亲眼见过,才能明白无言战争之王能够代表功勋和意义……赵刚再次确认了自己的想法。
“我知道……但每种武器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走吧,准备一下……再配合145连队士兵来一次火箭齐射?”
没等团长回应,小莫便更主动地下达了命令:“各单位注意,配合摩步连队的火箭齐射,注意压制对方……”
“你这小子……”赵刚瞪了妹夫一眼,有些无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只好继续用望远镜观察。
小莫也不管他,而是在计算这场战斗的得失:152毫米炮弹精度很高,特别是最近紧急生产的一批基于阿穿新研制的装药制成的新配药炮弹,但攻击标准化防御工事的效果绝对不可能如此好……
这不是赵刚的判断,而是从各种实际演习中得到的经验,现在有两个解释:
一,对方工事的木头部分暴露在炮口下太多,导致被打击的面太大。
二,对方所谓的水泥钢筋工事材料有问题,这一点需要等到战斗结束后收集样本才能确定。
坦克配合突击过程并没有拖延太久,从第一辆履带式装甲车越过那条浅河开始,突击部队跳下车,一拳打向战壕废墟的入口,总共只用了5分钟。
然后炮兵重新开始破拆,刚刚撤退到战线后面的阵地,准备等待山脚下的步兵扫清小镇内的残敌,以便尽早占领并控制指挥部……
……
“怎么样?小子?战斗节奏你还跟得上吗?”在新山北麓临时驻扎的阵地上,刚进帐篷的小莫被安德鲁大尉一把抱住,大尉急匆匆地带着炮兵连几个骨干成员冲进了刚刚建立的野战指挥所。
“结束了……”
“什么?这么快?”大尉夸张地表演,让所有人都忍不住捂嘴笑,但他自己却没有察觉,反而向政委抱怨:“哎……老张,我这边剩下的事老黄也能安排……现在好了,等我们处理完这里就没热闹可看了……”
老黄,黄浩,第62炮兵连参谋长,理论上小莫的直接上级。听到自己的上级被当成政委的跑腿,虽然被大尉抱了一把后没表现出什么震动,但小莫还是脸色一沉:
以后自己会不会也成为一个到处给人擦屁股的角色?一边想一边盯着一边的团队主官一眼。
“怎么样?小莫?”赵刚发现小莫在看政委,觉得他的眼神有些奇怪,不由得问了一句。
“没什么……”
“咳咳……”
政委这时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话:“赵刚,小莫,一会儿你们直接沿着31号公路向南直抵巴赫,根据联合协调中心的反应:前方摩步连呼叫炮兵支援,那里攻城行动也需要炮兵协助,这次行动还会有连队中的155毫米自行火炮营。”
因为行军计划的问题,155毫米自行火炮营被留在了连队队伍的最后,最终趁着这个机会调整了队伍顺序。出于隐藏士兵行踪的目的,203毫米终极重武器现在还不能露面,所以再增派一个普通的自行火炮营已经是战术考量的极限。
“政委……”
小莫也忍不住提出问题:“为什么在遇到这么多问题的情况下仍然选择快速向前推进?我听说我们营长说现在已经有一些士兵沿31号公路摸到了强敌的秘密外围,距离瑞丽江至少20公里!”
而他们现在距离河边至少还有50公里,这还不是整个队伍的最末端,这种前进方式真的没问题吗?
“咳……”
张政委也有些埋怨这些急于进攻马德利家人的家伙,但还是不得不为他们解释:“严格意义上,敌人不在巴赫镇上,而是在镇西南一块大约三平方公里的河洲上……”
先头部队因为沿公路突进没有发现(公路是从巴赫镇南方向东延伸1.5公里后再转向西南),双方之间至少有1.5公里的距离,还有瑞丽江和丛林阻挡视线,所以最初没有发现也很正常。
顺便说一句,浓密的森林也让负责进攻的装甲部队原本的直射火力变得难以施展,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迫切请求炮兵支援的原因之一。
“如果不是对方主动炮击居民区,我们可能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发现对方,不过这也解决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政委尽可能地把话说得漂亮,同时也将连队在突发事件后的安排转告给小莫:
“这次让你带155营(自行火炮营)也是锻炼你,如果……我是说如果,连队指挥遇到意外,你就作为第五顺位指挥官接替连队指挥权……在这段时间内替代命令还没有传达下来之前,接收我们下达的战争命令,指挥战士们继续战斗,听到了吗!”
“嗯……”
小莫咬紧牙关:这种一字长蛇的行军方式,大家都看出危险来了吗?为什么没人说出来?
“小莫同志,快行动起来……”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