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九品中正VS科举制,诸葛亮彻底拜服!
治军之道,诸葛亮与郭嘉两人各说了一部分。
两人都明白,对方说的都是对的。
都有道理。
通过这种文斗的形式。
两人反而越发有些惺惺相惜之感。
最后的结果。
两人都没有表达。
韩羽微笑道:
“这治军之道,就算平手吧!”
“孔明,奉孝,你们以为呢?”
诸葛亮走到郭嘉身前,向郭嘉行了一礼。
郭嘉也回了一礼。
两人再同时向韩羽行了一礼。
“韩大人说的是,我们没有意见!”
此时屋内都是自己人。
除了诸葛亮。
这个时候,大家都知道,韩羽的身份包不住了。
除了没直接点明。
大家全都心知肚明。“二八七”
一直跟随在韩羽身边的黄月英,对于治军没有兴趣。
她的眼神始终在韩羽身上。
感受到众人对韩羽的尊重和狂热的崇拜。
不由的生出自豪之情。
见两人都没有意见。
韩羽微笑公布第三个题目。
“这第三题,是后一题。名为治国之道。”
这个问题的考验就要更高一点。
治国是对谋士的才能的最终检验。
能在治国方面有自己见解的。
最起码能做到丞相。
韩羽知道,这两人都是辅佐帝王的大才。
郭嘉英年早逝,名声不太显。
诸葛亮的丞相,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是千古名臣的典范。
所以,这个问题,韩羽还是期待的。
依然和之前一样,诸葛亮先说。
治国需要更加慎重的表达。
诸葛亮思虑片刻,向韩羽躬身行礼,随后说道:
“亮以为,治国和治军,治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或者说,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治军和治民是治国的一部分。”
韩羽点头,哈哈笑道:
“孔明看的透彻,我出这三个题目,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题目。”
“若相互孤立,则是舍本逐末了。”
诸葛亮道:
“治国之道,余认为,选贤举能是首要。”
“人才是治国的关键!”
诸葛亮的观点与之前治民时说的观点基本一致。
治国本来就是治民。
民是国的组成部分。
诸葛亮这次的说法也更加全面。
他认为,选用人才是关键。
接下来诸葛亮说出了一些选用人才的办法。
讲到了这些选拔人才的利弊。
秦代以前,世袭是人才选用的关键。
这时候的选拔人才,可以说没有太多可取的办法。
家天下的特征在这个时候最为典型。
秦代开始,军功受爵制度,大为盛行。
然而只适用于战争年代。
汉代开始的察举制。
诸葛亮进行了详细的解说。
汉武帝推行察举制。
举孝廉,一个人的人品是选拔人才的关键。
这样的情况下,选拔出的人才经常出现有德无才的情况。
不能胜任工作的不知凡几。
然而,这种察举制还有一个弊端。(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那就是品评标准不够清晰。
可以操作的空间太大。
这样容易掌握在那些世家门阀的手中。
韩羽听说,曹操门下有个陈群提出来了九品中正制。
至于为什么陈群比历史同时期提出的更早。[]
主要原因是受到了韩羽的影响。
韩羽在冀州推行的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没有瞒着。
所以曹操派来的细作,以及冀州前去中原的商人的传播。
曹操认识出这种选拔人才制度的好处。
韩羽将这种制度起名为科举制度。
只是目前还没有大规模推行。
只是,一些小的职位进行试点。
以考试录用的方式。
受到韩羽的压力。
曹操在自己派系内征求好的用人方式。
他虽然知道韩羽的制度非常好。
然而,曹操更加知道,韩羽能用,他不能用。
一旦曹操在自己阵营推行考试选官。
那么跟随曹操的中原门阀世家,就会立马成为反曹的中间力量。
韩羽能行,那是因为韩羽将世家的实力打压到了极致。
曹操是做不到的。
明智的曹操征求意见,
这时,陈群提出了九品中正制。
这种制度是察举制的延伸。
无非就是察举制度推行的更加制度化,更加规范。
主要方式就是:
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
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中正就是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
大、小中正产生后,由中央分发一种人才调查表。
在该表中将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将各地流亡人士无论是否出仕皆登记其上,表内详记年藉各项,分别品第,并加评语。
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将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
陈群本就出身世家大族,这九品中正制算是他为了世家大族利益所提出来的。
当然,在这个时代,这种将如何举孝廉,如何察举的规则制定的这么细致的。
这还是第一次。
这就有了很大的积极意义。
曹操听了很高兴。
在曹操势力范围逐步推行。
当然,0.9曹操的所有行为都瞒不过韩羽。
韩羽第一时间就知道曹操的决策。
除了暗卫的强大之外。
关键是曹操身边有个最大卧底,戏志才。
当然,这个时候,诸葛亮对选拔人才的表达。
没有提到九品中正制。
他只说了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是韩羽在思考时候,想起来的。
接近一个时辰,诸葛亮才说完自己的观点。
诸葛亮在最后,提出了自己的选拔人才方法。
基本上还是察举制的延伸。
他并没有突破自己的想法。
郭嘉见诸葛亮说完,微笑说道:
“孔明先生,居于隆中,消息还是闭塞了些。”
“要是知道我主是如何选人,用人。那必将思想有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