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大唐到底有多强?强大到能瓦解它的只有它自己
“天幕误我!”
“天幕误我啊!”
安禄山和史思明已经在瑟瑟发抖了。
格老子的,天幕误人啊!
本来造反主打的就是一个兵贵神速,靠着骑兵的机动性迅速席卷天下,
结果天下天幕把他日后造反的事都给曝光了,让各路守军都有了准备,这还怎么反?
最重要的是,特么的自己最后还没成功!
要是赢了,说不定还会有人愿意跟你铤而走险搏一个荣华富贵,可问题是最后输了啊!
人都是现实的。
明知必输,谁还愿意陪你去冒险!
关键是天幕所有的将士们都能看到,这么一个升官发财的机会就在眼前,安禄山相信肯定有人愿意拿他的项上人头去换前程。
所以搞得他现在都不敢轻易相信任何人!
“爹,现在可怎么办啊!”
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急的跟个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犯下这么大的罪,这特么的被诛九族都不止啊!
话说自己的小命还能保住吗?
........
与此同时。
常山郡当中。
颜杲卿正身披战甲,巡视守城将士。
“诸位将士,天幕上记载的事,想必大家都看到了,跟随安禄山谋反,完全死路一条!”
“而且天幕还说了,这场叛乱,将会有3800万人死在这场战斗中!”
“3800万!”
“什么概念!”
“假如你们家中有十个人,七个人将死在这场战乱中!”
“这里面会有你们的亲朋好友,父母兄弟!”
“诸位将士!”
“吾等能生在大唐盛世,这是何等的幸运,你们希望自己将来自己的子孙生活在乱世当中吗!”
将士们齐声呐喊:“不愿!不愿!不愿!”
“好!”
颜杲卿果断抽出战剑,高声道:
“诸位将士,随吾踏平安禄大营,活捉安禄山,还天下一个太平!”
...........
北宋。
赵匡胤看着天幕,悠悠叹了口气。
李隆基晚年昏聩,确实为大唐埋下了不少祸根,可若不是安史之乱,大唐也不会直接从巅峰跌落谷底。
以盛唐的底蕴,后面如果能出一两个明君,未必不能像大汉一样出个光武帝一样的人物,再塑大唐荣光。
就算将来有起义,可能也不会造成这么大的伤亡。
要知道。
安禄山麾下可是大唐的精锐部队。
大唐的军队精锐到什么程度呢?
举个例子,在晚唐大唐灭亡之前,成功灭掉了回鹘,打崩了南诏,熬死了吐蕃,几乎送走了所有对手。
也就是当时契丹还没有发迹,不然高低也得挨两巴掌。
晚唐尚且如此,更别提盛唐了。
当时大唐甚至通过立法规定,除非得到皇帝的圣旨,否则不得轻易灭国。
不管是安禄山的叛军还是唐军,当时随便拉出去都足以横扫周边小国。
这场安史之乱,就像是巅峰时期的大唐左手打右手,其血腥程度可想而知。
若是双方任何一方换做普通的起义军,估计战争早就结束了。
而决定安史之乱走向的香积寺之战,完全是接近二十万身经百战武装到牙齿的大唐精锐在无情互砍。
为什么会是无情互砍?
因为不管是叛军还是唐军都太强了。
而且双方指挥的将领还都是当世名将。
在这样两支代表冷兵器巅峰的军队面前,任何阴谋诡计,兵法谋略根本毫无用处。
在古代,当一支部队伤亡超过百分之15全军就溃了。
但令人震撼的是,在香积寺之战,双方战损都超过了百分之50,战至最终败方全军覆没。
事实上,败方可以撤军,无人阻拦,但他们偏偏选择应该正面硬刚到底。
此前这种刚到底的大规模战役在历史上压根没有!
香积寺之战也从侧面反映了双方军队之精锐。
就像有些人感叹的那样,大唐太强了,强大到能瓦解它的只有它自己,强大到能打败唐军的只有另一支唐军。
“归义军,张议潮......”
随着天幕讲到归义军的故事,赵匡胤心中一动,想到向前些日大宋朝贡的沙洲归义军。
没错,归义军一直存在到北宋时期,直到1036年才被西夏李元昊覆灭。
不过后来的归义军严格意义上已经属于藩镇割据的势力了。
自从大唐灭亡之后,张议潮的孙子张承奉便建立了西汉金山国。
这时的西汉金山国自称拥有沙、瓜、肃、鄯、河、兰、岷、廓八州,但实际上归义军只能控制瓜、沙二州。
于是张承奉试图效仿爷爷张议潮以武力恢复归义军兴盛时的旧疆,可惜被回鹘击败,弄的国内民不聊生。
最后被张家被沙洲另一个大家族曹氏中的曹仁贵取缔,曹家恢复了归义军的名号。
这个曹家对外称自己是曹操、曹丕的后代,不过赵匡胤认为可信度不高。
“张议潮是个英雄,可惜了!”
赵匡胤感叹一声。
以张议潮的能力,其实完全可以自立,但他却甘愿前往长安作为人质,这些在经历过唐末乱象、见惯了军阀混战、黄袍加身戏码的赵匡胤看来,简直太难得了。
或许站在后世的视角看张议潮是个英雄,是个忠义之人,一心想要回归大唐,对大唐忠心耿耿。
但生在那个年代,他注定不会得到李唐皇帝的信任。
因为在经过安史之乱后,大唐的皇帝和将领,汉人和胡人,文臣和武将之间的信任已经荡然无存了。
安禄山是大唐的将领吧。
玄宗对安禄山够好吧,够信任吧,结果安禄山最后不还是反了?
又比如自己。
柴家孤儿寡母对自己足够放心吧,自己不也黄袍加身了........
咳咳.........
自己这是天命所在,苍生所系,为了天下苍生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跟安禄山有着本质的区别!
总之在那种大唐君臣相互猜忌的背景下,张议潮注定是要被皇帝有所提防的。
包括赵匡胤自己杯酒释兵权也是因为见证了太多野心家的背叛。
加上自己又是黄袍加身,担心有朝一日类似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而做出的决定。
“大唐之后就该轮到我大宋了吧......”
“唉,真希望在我大宋不要有那么多让人遗憾的人和事。”
随着时间线越来越逼近宋朝,赵匡胤的内心不由有些忐忑起来。
伴随着他的这抹忐忑,天幕中的内容再度有了变化。
..........
【所以历史的遗憾到底是什么呢?】
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