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6章 前车之鉴
只不过富人货比三家,更看重的是商品的质量问题。
穷人货比三家,更看重的商品的价格问题。
用他们的话说,哪家更优惠多一些,我就买哪家,其他质量啥的,好不好用啥的,他们都可以不管。
在他们的心里,只有价格能决定一切。
正是因为掌握了顾客的消费观念,所以这些商家也是专门应对这些客户作出了调整。
他们为了获取更多的客户,他们只能把商品的价格一降再降。
这样一来,商品降低价格的同时,他们自然只能把商品的品质也跟着降低。
因为他们的制作水平也就那样,想要维持同等品质的商品,还要降价的话,他们也无法做不到。
毕竟俗话说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要不然他们这样的降价,就完全是在让利给顾客,白白牺牲自己的利润了。
这样利人不利己的事情,他们可不会傻的去做。
当然他们不做,不代表这个空岛上其他的商家不会做。
虽说空岛世界一片乌烟瘴气,但是里面也不是全部都是坏痞子,总有那么几家口碑方面被人赞赏的。
就比如江天所创建的商盟,也只有他们这样的商家,才有可能会去做这样的‘蠢事’。
至于其他的那些小作坊的黑心商家,那是绝对不可能把自己的利润给抽让出来的。
要让利可以,也是必须从顾客身上去让利,最终他们的蛋糕是绝对不能动的。
这就好比羊毛出在羊身上是一个道理,不管怎么让利他们都要赚。
要吗是从商品单价上做文章,靠着单个的价格赚一个算一个。
要吗就是靠商品优惠之后,不靠单个商品的利润,靠着走量的方式去赚钱。
就好比他们以前一件商品定价10元,销售出去之后能有百分之50的利润,也就是5元钱。
但是一天只能卖出一百件或者一千件商品,再多的话也无法卖出。
可是现在他们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就主动让利。
把之前售价十元的商品降为八元去销售,利润也从当初的5元变成了现在的4元钱。
这样一来,他们虽然只是少赚了一元。
但是对于顾客来说,却是直接便宜了两元钱之多。
本来就对这款商品感兴趣的顾客,自然会被吸引过来。
有些经常需要使用的顾客,看到这么便宜,说不定就会大批采购此款商品。
因为这是他们的日常必需品,既然早晚都要买,那么现在趁着活动优惠,肯定是多买点更划算。
要不然谁知道这活动能做几天?要是这次不多屯点,到时候活动结束恢复原价的话,那么吃亏的还不是自己。
正是因为掌握好了顾客会贪小便宜的想法,他们这种看似把价格降低,但是换来的是订单数量的剧增。
之前一天只能卖个几百一千件的订单数量,直接被提升到了上万件。
跟之前的相比,订单的数量直接翻了十倍左右。
以前一天就按照1000件商品来计算,一件商品销售十元,每件商品有五元钱的利润。
这样一来,最终到手的利润,一天就有5000元之多。
但是现在降价销售之后,一天销售的数量不按照多的来算,就按照最低的2000来计算。
一件商品销售8元,到手的利润是4元钱。
2000件商品的最终利润就是8000元。
看似少每件商品都少赚了一元,却让每天的营业额多了整整3000元。
这样看来,他们根本就没有亏本让利,反而是赚了更多。
这就跟人们常说的,薄利多销是一个道理。
所以那些顾客以为自己赚到了,买到了优惠,却不知道是被对方给套路了。
不过如果是真的需要购买这款商品的顾客,他们到也算不上吃亏。
只要在保质期内,把他给使用完,就算不上浪费。
怕就怕那些屯了大批商品之后,却没有用上,最终商品过期后,坏了,丢掉的,这些才是最亏本的。
本想靠着活动大赚一笔,剩下来的钱还能去做点其他有意义的事情。
可是现在好了,钱没省到,反而亏得更多。
有一句话这么说来着,偷鸡不成蚀把米,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形容。
一想到有还这么打的利润,有这么多的钱可赚。
所以那些黑心商家就更加的变本加厉。
本来卖的东西质量就不好,价格还贵。
现在看似良心发现,降价搞促销,实则他们在赚钱的同时,把质量也是一降再降。
让那些以为赚到了便宜的幸存者们,叫苦连连。
因为本来按照他们的理解,是花了更少的钱买了之前一样品质的商品。
可是事实却是,他们花的钱的确少了,但是商品的质量也不再是之前那样,至少也是打了个八折。
就跟他们的售价从10元降为8元一样,实际上他们的成本也跟着下降了,所以赚到手的比利,依然是百分之50。
跟之前的10元赚5元是一个道理,只不过给人的感觉他们卖的便宜了,自然也就赚的少了。
但是这些人却忽略的对方的成本问题。
如果对方真的按照之前的品质来的话,那么对方从十元降低为8元销售之后,真正到手的利润就不应该是4元,而是3元才对。
因为从之前的销售的商品十元毛利,5元利润来算。
可以看得出来,商品的价格应该是5元的成本价。
所以你销售8元的商品,自然而然扣掉5元的成本价之后应该是3元才对,而不是4元。
如果能赚4元的话,那么就只能是对方降低了一元的品质。
看似降低一元,但是按照比利来看,至少也是降低了百分之二十的品质。
一个商品的品质少了百分之二十,这样的商品,还能有啥质量可言?
不过他们的好日子也到头了,在看到世界频道上那些顾客所做的事情后,他们都第一时间停止了手头上的生意。
倒不是他们不像继续经营,而是他们做贼心虚。
至少他们都是做过跟之前那个商家一样的买卖,他们心里都清楚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