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以后的家
只不过,现在还不能说出来。
不出沈相知所料,他们出去之后,客厅里的三位老人带着孩子,瞬间就和谐了起来,只顾着逗孩子,再也没有心思去吵架了。
沈相知站在院子里偷偷听了一下,这才放心的回到屋里。
他们不知道沈老爷子是什么时候离开的,但安红豆和沈相知再次醒来的时候,都已经是深夜了。
安红豆推了推身边的人,“你赶紧起来去看看孩子们怎么样了?”
本来只想躺在床上眯一会儿,可是没想到,这一眯眼,就直接到了半夜,孩子们都没有顾得上。
他们两个睡得倒是香,让这么大年纪的老人带着三个只会吃睡捣蛋的小东西,心里实在是太过意不去了。
沈相知也担心老人们应付不过来三个孩子,没有多余的话,起身就去客厅里查看。
然而,一出房门,就看到客厅里预料之中的漆黑一片。
沈相知来到两位老人的房间,房间里的门并没有关严,他手轻轻一碰,就裂开了一条缝。
房间里的灯光没有全部关完,昏暗的床头光映照着两位老人的睡颜,极为安静祥和,而在两位老人的中间,则是四仰八叉的躺着三个小娃娃。
好在老人身下的床铺够大,这还是苏姥姥结婚时的陪嫁,看着就带着一股古朴的气息。
床头的柜子上放着孩子们的奶粉,看着已经喝过的模样。
看孩子们都睡着了没有闹人,沈相知才又悄悄的关上了门,回去自己的房间。
见他回来,安红豆赶紧问道:“孩子们呢?”
“都睡着了,放心吧,姥姥姥爷看着呢,他们比我们仔细。”沈相知打了个哈欠,躺在床上就继续睡了。
“哇哇……”
孩童的哭声响起,安红豆第一时间睁开了眼睛。
看着身旁还睡得跟死猪似的男人,她直接伸手把他推醒,“快起来了,天色都已经大亮了。”
说完,安红豆也赶紧起身穿衣收拾自己。
打开门之后,炽烈的阳光照耀在脸上,带来温热的暖意。
看着已经高高挂在枝头的太阳,就算她一向脸皮厚,此时也不由得红了脸。
让老人家带了一夜的孩子也就算了,今天竟然还起得这么晚,真是太不应该。
正想着,就听苏姥姥道:“红豆起来啦,赶紧去洗脸刷牙吧,锅里给你们俩留了饭。”
安长月已经熟练的去哄在哭的大宝,二宝则是看着哭泣的大哥笑的咯咯叫,三宝则是一脸淡定,眼睛都不眨一下的模样。
“谢谢姥姥,我这就去洗脸,昨天麻烦您和姥爷帮着带孩子了,他们这么闹,肯定吵到你们了吧?”就连她自己,也经常因为带着孩子睡不好,更别说两位老人家了。
苏姥姥则是笑呵呵的道:“你这孩子就是太客气了,三个小家伙可乖了,一点都不闹呢。”
沈相知站在她身后,嬉皮笑脸的奉承道:“那可不,也不看是谁在带他们,可不得给太姥姥和太姥爷一个面子吗!”
苏姥姥没好气的看着他,“行了,别贫嘴了,赶紧去洗洗吃饭吧,等会带着红豆出去转转,以后都要住在这边了,也好熟悉熟悉周围的环境。”
“那可还得麻烦你们帮着带孩子了。”沈相知笑着说道,一边已经去打水了。
“那我可巴不得把三个小家伙留在身边呢,你们要是舍得,以后我和你姥爷帮着带也是可以的。”苏姥姥一脸慈爱的看着怀中的三宝,咯咯的想逗着他笑,奈何,三宝一点面子都不给,依旧一副严肃的样。
只是那滴溜溜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转个不停,看起来喜人极了。
吃完了饭之后,沈相知从苏姥姥那里接过了一串钥匙,推着家里的自行车,又嘱咐安长越先在家里,这才带着安红豆出了门。
苏姥爷住的这栋房子路程不算太远,但是也算不上近。
苏姥爷这边属于胡同地区,全都是老房子,带着一个院子的格局。
而给他们的房子这里,应该是属于别墅区,一栋两层的小高楼,有门有院儿,还附带着一个小花园。
安红豆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两位老人家可真是疼沈相知,看这房子猜也知道可不便宜。
推进门之后,一眼就看到,里面的家具一应俱全,而且全部打扫的干干净净。
一楼除了客厅还有三个房间,安红豆看了一遍,有一间带着浴室和卫生间的卧室,最让她喜欢的是,卧室内的卫生间安装的竟然是抽水马桶,这可真是意料之外的惊喜。
卧室旁边是婴儿房,里面排着排放着三张小床,全都不高,但却看得出来非常用心。
还有一间卧室竟然是书房,里面的书柜和桌子全是空置的,不过也是,书房这种地方,应该会留给他们自己来添置东西。
仅仅只是看了一楼,已经足够让安红豆惊喜了。
迫不及待的拿了钥匙,走上楼梯去了二楼。
二楼的房间就比较多,足足有四五个,除了有一个同款婴儿房和书房之外,另外三个全都是卧室。
楼上的每个卧室,也全都配上了单独的洗手间和浴室,安红豆可真是太喜欢这里了。
她现在,都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搬来这里。
不过,在下楼之后,理智就有了瞬间的回拢。
“喂,你是不是早就知道这个地方啊?”看他这没有半点波澜的模样,她才怀疑道。
“小时候常来,长大以后就不怎么来了。”沈相知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感叹。
安红豆倒是非常纳闷,“这里的房子明显要比姥爷家更好更方便,姥姥姥爷他们为什么不是在这里?”
沈相知看了安红豆一眼,心中也是迫于感叹。
“苏家的老宅以前本来在市中心,祖上留下来的三进大院子,从民国时期,苏家就为抗战做出了不少贡献,后来时局不好,苏家的家产几乎全都捐了,姥爷他们现在也就留下这么两个地方,不过老人家念旧,不喜欢这亮堂堂的装潢,才选了那边的院子住。”
苏家的家产要是不捐,就算放在现在,在整个江城也是数一数二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