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我刷二创短视频,万界全麻了!

第491章:诸葛亮家族从何而来?他的后裔与发明又去了哪里?古

  

  【UP主个人认为,华夏古代历史上最牛的一届科举,非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的这一届科举莫属。】

  ……

  听到这个答案。

  北宋仁宗嘉祐二年之前的诸多朝代位面。

  许多古人愈发好奇。

  后世的这一届科举有何特殊之处?

  而在北宋仁宗位面之后的诸多朝代位面。

  无数精通史书的古人,开始在脑海中回想史书的记载,以找到这一届科举的厉害之处。

  ……

  大明洪武位面。

  朱标回想起宋仁宗嘉祐二年这一年科举的相关信息之后,开口感慨了一句:

  “这一届科举,的确是人才济济!”

  “说是华夏史上最强的一届科举,倒也不为过。”

  闻言,朱元璋心中来了兴趣。

  “老大,来,给咱具体说说,这一届科举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朱标点了点头,然后开始给朱元璋具体讲解起来。

  ……

  【为什么说这是华夏史上最牛的一届科举呢?】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历朝历代众多古人看向高空巨幕的眼神变得更加专注。

  尤其是北宋仁宗嘉祐二年之前诸多朝代位面的古人。

  因为他们对宋仁宗嘉祐二年这一届科举的情况一无所知,故而会更为更为好奇。

  ……

  【首先是报考人数:四十万。】

  【这个人数,与现在每年几百万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人数相比,自然不算什么。】

  【但,那是在千年以前,人口大约在5000万到6000万之间的宋朝。】

  【这个数据,绝对是极其惊人的。】

  ……

  大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与长孙无忌等大唐群臣听到这个报考人数,心中顿时吃了一惊。

  要知道,他们大唐现在每年科举的报名人数,也就数千人。

  与后世宋朝这一届的四十万报考人数相比,也差得太远了。

  “后世宋朝的一届科举,竟会有这么多人参加?”

  李世民心中开始思索起来。

  后世宋朝嘉祐二年,人口只比大唐多出了两倍多,但每年参加科举的人数,却多出了近百倍。

  这个差距也太大了。

  问题在哪里?

  除了从先前视频中看过的那个“大宋科举扩招”的原因外,李世民觉得,与宋朝读书人更多也有关系。

  “大唐需要让更多的儿童接受教育。”

  李世民心中产生了这个想法。

  ……

  【其次,这一届科举的考官阵容堪称豪华。】

  【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官至宰相。】

  【阅卷官是宋诗“开山之祖”梅尧臣,他还是《新唐书》的编撰者之一。】

  【副考官王珪和韩绛,二人日后也都是官至宰相。】

  ……

  看到这里。

  北宋仁宗位面之后的诸多朝代位面。

  许多古人点了点头。

  这几位,的确个个都是在历史上鼎鼎有名之人。

  ……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这一届科举考试出的顶尖人才太多了。】

  【当年这一场科举考试,全国士子40万人,从当年正月初六开始,到三月初五结束,各科共录取899人。】

  【其中,进士388人,进士的录取率不到千分之一。】

  【最终放榜,一甲三名为,状元章衡,榜眼窦卞,探花罗恺。】

  【是不是都不认识?】

  【没关系,这一届的超级巨星,不是他们。】

  弹幕飞出:

  “能在几十万考生中成为前三名,他们其实也很厉害的。”

  “并不是他们不优秀,只是这一届优秀的人实在太多了。”

  “……”

  大明成祖位面。

  朱高炽突然开口道:

  “这个状元章衡虽然名声不显,但其实很有能力。”

  闻言,朱棣点了点头。

  他在史书中也看到过章衡此人的相关信息。

  在宋朝,此人之所以显得平平无奇,是因为宋朝重视诗词歌赋,而章衡此人在这方面没有过人之处。

  但在政务处理上,此人的能力很强。

  为官期间,政绩斐然。

  比如苏轼在杭州时所修筑的那一条苏堤,其实章衡写信告诉苏轼修筑河堤的重要性,苏轼才开始修筑。

  在修筑的过程中,章衡还为苏轼提供人力与物力帮助。

  除此以外。

  此人还是一个难得的文武双全之人。

  在出使辽国期间,辽国皇帝因为章衡是文人而轻视他。

  于是在酒宴之上提出要射箭助兴,想以此来羞辱章衡,但章衡连连射中靶心,让辽国皇帝叹为观止。

  ……

  【接下来,来看看这场科举的其余中举之人。】

  【这一届科举之所以被称为千年科举第一榜,主要也是因为这些大咖。】

  【这些人有:

  名列唐宋八大家的苏轼、苏辙、曾巩;

  宋明理学的引路人张载、程颢、程颐;

  后来当了宰相的有九个,分别是:王韶、郑雍、梁焘、吕惠卿、苏辙、林希、曾布、张璪、章惇。】

  【不仅如此,经后人总结,这一届中举的人之中,《宋史》有传的共有24。】

  弹幕飞出:

  “苏轼他爹其实也来了,只不过提前获得了举荐的机会,一届科举聚齐了唐宋八大家的五个,太牛了~”

  “真是星光璀璨啊,都是在史书上有名有姓的大佬。”

  “都是名人,不过里面也有吕慧卿这样的奸佞小人。”

  “最神奇的是王韶,觉得同期这群大文学家、大哲学家太强,就弃文从武,率兵收复西北六州,拓边二千余里,对西夏形成了战略压制,弯道超车成为同届之中第一个当宰相的。”

  “……”

  历朝历代众多古人看着巨幕中的这份名单,心中也是震惊不已。

  这一届科举,的确是人才辈出。

  就算是北宋仁宗嘉祐二年之前诸多朝代位面的古人,也从前面视频中听说过其中许多人。

  比如说出震撼众多读书人的“横渠四句”的横渠先生张载。

  又比如“程朱理学”的创始人程颢、程颐这二程。

  而北宋仁宗位面之后诸多朝代的不少古人,已经在史书中了解过这些人的生平事迹,自然更为熟悉。

  “真是出了不少大人物啊!难怪被后世之人认为是千年科举第一榜!”

  许多古人在心中感叹道。

  ……

  【不得不说,这次考试,基本上把通过省试的才子一网打尽,来了个人才大丰收。】

  【这样一套豪华的上榜阵容,纵览古今,也当得上是千古之最,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场科举一举网络了大宋王朝未来几十年用得上的人才,被后世推为千年第一科举榜,的确是实至名归!】

  ……

  看完视频最后的结语。

  历朝历代众多古人点头赞同。

  按照后世的说法,宋朝的这一届科举,的确是含金量十足。

  放在整个华夏古代的科举史上,说得上是独领风骚。

  ……

  高空巨幕中。

  视频刷新。

  一个新的视频出现。

  【诸葛亮家族从何而来?他的后裔与发明又去了哪里?】

  ……

  三国位面。

  诸葛亮看着高空巨幕,愣了一下,他倒是没想到后世之人居然会研究他的家族。

  紧接着。

  他专注地看向高空巨幕。

  对于家族从何而来,他的家族之中自然有一番说法,故而他倒不是特别关注。

  他关心的是第二个问题。

  即是他的后裔与发明都去了哪里?(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

  与此同时。

  除了诸葛亮之外。

  历朝历代还有许多古人也对这个新视频产生了兴趣。

  三国位面之后的古人自不必说,他们对诸葛亮的事迹并不陌生。

  因为诸葛亮在三国位面之后的许多朝代位面都受到广泛推崇。

  而三国位面之前的许多古人,也从先前视频中得知了诸葛亮的诸多事迹,知道诸葛亮在后世的崇高地位。

  故而。

  他们对诸葛亮家族的来龙去脉,确实很有兴趣。

  比如三国位面之前许多姓诸葛的人,心中想着,也许诸葛亮就是自家的后裔呢?

  而三国位面之后许多姓诸葛的人,则是想着,也许诸葛亮是自家祖先呢?

  ……

  【对于诸葛亮,大家都很熟悉。】

  【但,诸葛家族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三国时代后,他们的后裔都去了哪里?】

  【诸葛亮在世时,八阵图、木牛流马和传说中的各类机关术都神乎奇迹,那他去世后,这些发明创造是否有被传承下来的?】

  【如果不知道这些,那我们所了解的诸葛亮,就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孤星,而没有前后脉络。】

  【今天这期视频,我们将以史料为基础,结合谱系学与分子人类学,来梳理诸葛亮家族与遗产的来龙去脉。】

  ……

  看完这段前言。

  历朝历代众多古人看向高空巨幕的眼神变得更加专注。

  接下来,就是正片内容了。

  ……

  【首先,诸葛亮的家族从哪里来?】

  【最经典的版本是“诸葛丰后裔说”,它来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里面说,诸葛亮是西汉元帝时代的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

  【《汉书诸葛丰传》中说,他为人刚直,被时任御史大夫推荐成为“侍御史”。】

  【但到了晩年,他因为秉公执法,得罪了汉元帝的宠臣,惹怒了皇帝,甚至想对他加以严惩。】

  【但此时,诸葛丰岁数大了,皇帝表示“怜丰之耆老,不忍加刑,其免为庶人”。】

  【在《兰溪诸葛氏谱》和《丹阳诸葛氏谱》中都记载,从诸葛丰开始,传了六代。】

  【他的后裔到了东汉后期,也就是诸葛亮的父亲这一辈,分别在兖州与荆州当官。】[]

  ……

  西汉元帝位面。

  诸葛丰看到这里,精神一振,眼前一亮:

  “这诸葛亮,竟然是我的后代?”

  “哈哈哈,好!”

  诸葛丰大笑出声,心中喜悦无比。

  后世之人对诸葛亮的极高推崇,他在先前的视频中已经充分见识过了。

  后裔之中能出这么一位名流千古的贤相,他心中简直是太高兴了。

  这毫无疑问是极大光耀了他们诸葛家的门楣。

  ……

  【对于这个版本,后续有学者提出质疑。】

  【他们认为,诸葛瑾、诸葛亮兄弟,从来没承认过这个传承。】

  【在我们熟悉的《出师表》中,他说的是“~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在《答李俨书》中,对同为托孤大臣的同僚,诸葛亮也是自称“吾本东方下士”。】

  ……

  “啊?不是?”

  西汉元帝位面,诸葛丰的笑容凝固了。

  转折来得太快,让他有些猝不及防。

  ……

  【当然,这些都能用诸葛亮为人谦逊谨慎来解释,但更大的挑战在于,那些族谱记载本身存在明显问题。】

  弹幕飞出:

  “族谱其实是很不靠谱的材料,因为以前只有皇亲国戚与士族才允许修缮族谱,民间压根没正经族谱。”

  “回复——从明朝开始,才允许民间修族谱。”

  “回复——是的,现在历史学家公认的事实就是,明代以前的族谱基本不可信,除非是士族。”

  “回复——明朝的也不一定可信,好多宗族为了光耀门楣,在修族谱的时候会从历史上找名人强行攀关系。”

  “……”

  历朝历代不少古人眼中闪过一丝尴尬之色。

  因为他们在修族谱的时候,就干过乱攀附历史名人的事。

  没想到竟然被后世之人拆穿了。

  ……

  【这还得回到诸葛丰的年龄上。】

  【公元前33年,汉元帝病逝,所以诸葛丰最迟得赶在公元前33年被皇帝贬为庶人。】

  【而根据《汉书》记载,皇帝顾念他“耆老”。】

  【所以,这一年,诸葛丰至少得有60岁。】

  ……

  历朝历代不少古人点了点头。

  六十曰耆,七十曰老。

  所以,这个推论是很成立的。

  ……

  【倒推一下,诸葛丰最迟也该出生于公元前93年。】

  【为啥要算他岁数呢?】

  【因为如果按族谱记载,从诸葛丰开始,他们家族共传了六代,第七世才是诸葛瑾,诸葛亮。】

  【那诸葛瑾啥时候出?公元174。】

  【也就是说,从公元前93年到174年这267年里,诸葛家族才(了吗好)繁衍了6代,平均每代47岁才生娃。】

  ……

  “这确实有问题。”

  历朝历代众多古人看到这里也明白了。

  在华夏古代的环境下,平均47岁才生娃,自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些族的信度就有值得怀疑了。

  “后世之人还考证得挺仔细。”

  不少古人在心中如此想到。

  ……

  【如果“诸葛丰后裔说”不够实锤,那有没有别的版本呢?】

  【有。】

  【最出名的,要数给《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的说法。】

  【他给《诸葛瑾传》作注时,引用《吴书》记载说“其先葛氏,本琅琊诸县人,后徙阳都,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谓之诸葛,因以为氏”。】

  【意思是说,诸葛亮的祖上本来姓葛,从诸县迁徙到了阳都。】

  【恰好阳都地原本就有一姓葛的家族,为了做区别,这支新搬来的诸县葛氏就改姓“诸葛”了。】

  【这就是第2个版本:“诸城葛氏说”。】

  【这个版本,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也能得到部分验证。】

  【在丞相去世后,蜀国百姓表示深刻缅怀、永远怀念,甚至把这种追思,投射到了他儿子诸葛瞻身上。】

  【“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

  【还有,《魏略》中也记载,后主刘禅曾有“政有葛氏,祭则寡人”的说法,似乎诸葛氏也被叫做葛氏。】

  弹幕飞出:

  “据说,《琅琊郡全裔堂诸葛氏宗谱》是采取的这个说法。”

  “回复——对,还说这个葛氏,最早来源于夏朝时候的古葛国,葛国覆灭之后,里面的国人便以葛为姓。”

  “……”

  看到这里。

  历朝历代的众多古人颇为震惊。

  前面的“诸葛丰后裔说”,好歹还是本姓诸葛们。

  这个说法,却是连本来的姓氏都改变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