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元琛不死心
再来说说梁武帝,他在诏书里说,宗庙里用牲畜祭祀,对鬼神不好,应该全用面粉做。
这一下子,朝廷内外可炸了锅,大家都说,宗庙里不用牲畜,那不就等于不再杀猪宰羊了吗?
武帝,也是个固执的主儿,没听大家的,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
朝中的高级官员们一看,没办法,就商量着用大肉干代替牛。
到了秋季八月丁未日,北魏又颁布了个诏书,让太师高阳王元雍去门下省帮忙,参与决定尚书省的奏事,这元雍,可真是忙得团团转。
最后到了冬季十月,由于宗庙还是用的干肉,梁武帝又颁布了个诏令禁止了。
朝官们一看,又得找新的替代品了,最后决定用大饼代替干肉,剩下的全用蔬菜和水果。
还修建了至敬殿、景阳台,设立了七庙里的神位,每个月还供奉素食。
乙卯那天,北魏朝廷那是放了个大招,发了个啥诏令?
就是说,还在北京代都窝着的那帮士民,你们就安心待着吧,给你们发个永久居民证,这下子,心里那块石头算是落了地。
到了十一月甲子日,巴州刺史牟汉宠这家伙,真是个不省心的主儿,反叛了不说,还投降了北魏,这事儿闹得,简直是沸沸扬扬,满城风雨!
十二月里,柔然国的伏跋可汗那是派了使者俟斤尉比建,跑到北魏去求和。
北魏,也是够意思,按照对待敌国的礼节招待了他们,这其中的曲折,那真是比山路还弯,比人心还难测!
再来说说这一年,梁朝那边,那是任命了右卫将军冯道根当豫州刺史。
这冯道根,真是个憨厚老实的小伙子,不善言辞,但行军打仗的时候,那可是管士兵有一套。
别的将领都争功抢功,就他一个人,默不作声,清廉得让人竖起大拇指。
官吏百姓都感激他,梁武帝都夸他:“有冯道根在,那地儿就放心,朝廷都快把那州给忘了。”
这话一出,那简直就是给冯道根,打了个大大的广告!
北魏那边,尚书崔亮也是个有想法的人,上书说要在王屋山这些地方挖铜矿铸钱。
朝廷一听,觉得挺靠谱,就采纳了。
结果,百姓们都私下铸钱,钱越铸越薄,越用越轻,这事儿,简直是让人哭笑不得,只能说,这世道,啥事儿都有可能发生!
高祖武皇帝天监十七年,戊戌年,公元518年。
正月甲子日,北魏给氐族酋长杨定,封了个阴平王,这事儿那可是相当风光!
可北魏秦州的羌人却不老实,造反了,这简直就是给北魏朝廷添堵!
二月癸巳日,安成康王萧秀走了,这人那可是个贤良之辈。
他和梁武帝,贫困的时候是兄弟,后来成了君臣,他对梁武帝那恭谨小心,敬畏得比朝廷里那些关系疏远、出身卑微的臣子还厉害。
梁武帝也觉得他特贤良,简直就是个模范臣子!
萧秀和他弟弟始兴王萧憺,那感情可深了。
萧憺一直担任荆州刺史,经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萧秀一半,萧秀,也是真心诚意地接受,从不觉得给多了就不肯要,这兄弟情深,让人羡慕不已!
甲辰日,梁朝大赦天下。
说起那胡太后,可真是个情感高手,派元乂去找张普惠,一番话说得那叫一个泪眼婆娑,情感满满:
“咱心里头,就想当个孝顺的娃儿。
你,说的那些话,也都是忠臣的标配嘛。
大臣们都拍板了,你咋能狠心剥夺了咱这份孝心嘞?
以后有啥好主意,别憋着,尽管往外掏!”
胡太后为了给太上君祈福,那可是豁出去了,建了一座寺庙,豪华得嘞,比那永宁寺还要炫酷几分!
尚书那边,又开始琢磨着怎么从百姓口袋里掏钱了,想收绵麻税。
张普惠一听,这哪行,赶紧上书开怼:
“高祖那时候,大斗废了,长尺免了,重秤也改了,都是为了心疼百姓,减轻他们的负担。
后来,因为军队、国家需要绵麻,就在绢税里多收了八两绵,布税里多收了十五斤麻。
百姓们一看秤尺都小了,也不在乎这点绵麻,所以就乐呵呵地交了。
可后来,绢和布又加长加宽了,百姓们那叫一个不乐意,怨声载道,朝廷内外都传得沸沸扬扬。
宰相们一脸懵逼,搞不清楚问题出在哪儿,就把绵麻税给停了。
现在尚书又因为国家钱不够用了,想再收这个税。
这不是让百姓对国家失去信任嘛!
发出去的命令,说改就改,想补救以前的错,却又犯了新的错。
他们就没想到,国库里的绵麻,都被大臣们私下里瓜分了。
怎么说?
百姓交上来的货,一斤要多交一百铢,可没听说有谁因为这事儿被惩处;质量稍微差一点,一家之主就得判刑,甚至牵连到地方三长。
所以库里的绢布,超出规定尺寸的多了去了。
大臣们领俸禄的时候,都想要尺长幅宽、结实耐用的,哪还有什么标准!
可也没见,谁因为尺幅超出,而把绢布送回官府的。
现在要再收绵麻税,第一件事就得把秤和尺子校准好,明确禁令,不许用大秤大尺,得让天下人都知道,皇上和太后心疼百姓、尊重法律的心意有多铁。
这样,高祖太和年间的德政,就能在陛下的神龟年间再火一把了!”
张普惠还因为孝明帝喜欢打猎玩乐,不亲自主持大政,过分推崇佛法,把国事都甩给相关部门去办,就上书开劝:
“你说你这干的叫啥事儿?
整天弄那些没意义的死后功德,耗费百姓巨大的财力物力,削减大臣们的俸禄,剥夺人力去供养那些无所作为的僧人,大规模地修建宏大华丽的寺庙宫殿,追求虚无缥缈的报答。
天还没亮,就让入朝的大臣在外面磕头,那些僧人却在里面溜达。
你这是违背礼教、触犯时势的做法!
人神都难以安宁。
我说,你成天修行奢求不受劫难,倒不如让百姓把心思,都放在供养父母上,这样天下才能安稳,没有灾害发生。
希望你圣上能注意自己的形象,成为天下的榜样。
亲自对天地及祖先之灵,致以最虔诚的敬意,参与朔望之礼,祭拜先圣先师。
尽心尽力耕种藉田,把那些华而不实的,僧庙装饰给撤了,恢复百官长期以来被减免的俸禄。
对于已经开始修建的寺庙务必要尽量节俭,尽快竣工;还没开始动工的就都别建了。
这样你的孝悌就能感动神明,道德教化也能照亮四海了。
节省开销、心疼百姓、法令风俗都靠你了!”
没过多久,魏孝明帝就下令商议供奉先师的礼仪了,并且自此每月都接见大臣们一次。
这都是听了张普惠的劝谏!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忠言逆耳利于行!
说起那张普惠,真是个胆大的小伙子,又上书去聊国家大事的对错了。
胡太后和孝明帝一看,嘿,这人有点意思,直接把他请到了宣光殿,让他随时对国事开喷,提点意见啥的。
再来说说那临川王萧宏,他的小妾的弟弟吴法寿,杀了人躲在萧宏家里不敢出来。
梁武帝一听,这还了得,直接让萧宏把人交出来,当天就把吴法寿按法律给办了。
南司那边,也不甘示弱,上书说萧宏管理不严,得把他给撤了。
梁武帝一看奏折,心里那个纠结,但还是批道:“我疼萧宏是兄弟情分,但国法不能不讲,南司的奏请,我准了。”
于是,五月戊寅日那天,萧宏就被免了官,成了个闲散王爷。
萧宏自从在洛口打了败仗后,心里那个不痛快,又惭愧又恨。
京城里一有造反的,就爱打着他的旗号,弄得他成了个背锅侠。
不过,他屡次被参奏,梁武帝都宽恕了他。
有次,梁武帝要去光宅寺,有强盗埋伏在桥上,想等皇上晚上出来下手。
幸好梁武帝心血来潮,换了条路走,才躲过了一劫。
事后,贼人说是萧宏指使的,梁武帝一听,那个心,拔凉拔凉的。
他流着泪对萧宏说:“我人品、才能都比你强百倍,但当皇帝都觉得力不从心,你又能干啥?
我不是不能像你杀淮南王刘长那样杀你,只是觉得你太傻了!”
萧宏一听,吓得连忙磕头否认,但最后还是因为窝藏吴法寿被免了官。
说起萧宏这人,真是个贪婪无度的主儿,收刮民财,家里的库房多得数不清。
有人怀疑他私藏武器,就偷偷告诉了梁武帝。
梁武帝一听,心里那个不高兴,他重视兄弟情谊,觉得这事儿得查清楚。
于是,他就给萧宏的爱妾江氏送了酒菜,说要去她家喝酒。
他只带了老部下丘佗卿一起去,到了萧宏家,三人就喝开了。
喝到半醉,梁武帝说:“我去你后房看看。”
说着就坐轿去了后堂。
萧宏一听,心里那个慌,担心自己的财物被看到,脸色都变了。
梁武帝一看,更怀疑了,就把每间屋子都查了个遍。
结果发现,萧宏把每一百万钱堆在一起,用黄木片标记;每一千万钱放一间库房,挂个紫标志。
这样的库房有三十多间。
梁武帝和丘佗卿一算,总共有三亿多钱,其他房间还堆满了布、绢、丝、绵、漆、蜜、纻麻、蜡等杂货,多得数不清。
梁武帝一看,库房里没武器,心里那个高兴,说:“阿六,你挺会过日子!”
于是又喝到深夜,举着蜡烛回了宫。
从此,兄弟俩又和好了,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不打不相识!
萧宏在京城里宅邸多得是,他放债的时候,常让借债的人把土地、住宅或商铺写在文契上。
到期了就强行赶人,抢宅邸。
京城和东边的百姓很多人因此无家可归。
后来梁武帝知道了,心里那个气,直接下令,不许再以债券的形式,强占欠债者的家产。
这个规定,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这么干了,真是大快人心!
说起那侍中、领军将军吴平侯萧昞,可真是个风云人物!
风度翩翩,骨气铮铮,梁武帝对他那是相当看重,国家大事、军队要务,都得找他商量着办。
梁武帝还让他当了安右将军,镇守扬州那片繁华地界。
可萧昞,却觉得自己镇守扬州不太合适,毕竟扬州是京城所在地,得皇上的亲兄弟来镇守才行。
他自己,只是皇上的堂弟,哪能越过皇上的亲兄弟?
于是,他就哭着跟梁武帝推辞,但梁武帝就是不答应,非得让他去。
萧昞一去扬州,那治理得可是明察秋毫,政令严明,深得民心,百姓们都夸他是个好官。
辛巳日那天,梁武帝又任命萧宏当中军将军、中书监,这还不够,六月乙酉日,又让他以中军将军的身份兼任司徒。
这事儿,臣司马光可有点看法了,他说萧宏这人,当将领的时候把三军都给打没了,当臣子的时候又有大逆不道的嫌疑。
皇上宽恕他的死罪也就罢了,可怎么能在短短几十天里,又让他位列王公?
这兄弟情谊是深厚,但帝王的法度又在哪里?
真是让人看不懂!
再说说那洛阳的《三字石经》,那可是汉朝立下的宝贝,历经战乱都没被破坏。
可到了北魏时期,冯熙、常伯夫这两个洛州刺史,竟然把石碑给毁了,用来建佛塔寺庙。
这下可好,碑文都散落了,僧徒、百姓随便拿,真是可惜了!
侍中领国子祭酒崔光看不下去了,就奏请朝廷派官吏去守护,还让国子博士李郁等人修补残缺的石经。
胡太后,也批准了。
可偏偏这时候,元乂、刘腾谋反了,事情也就没办成,真是让人遗憾!
到了秋季七月,北魏河州的羌人却铁忽也谋反了,自称水池王。
魏孝明帝一听,立马委任主客郎源子恭担任行台去征讨他。
源子恭一到河州,那可是严令州郡和各路部队,不许侵犯百姓一针一线,也不许随意跟敌兵开战。
他对着叛军又是展示威力又是施恩德,让叛军知道后悔、感到畏惧。
结果,八月里,却铁忽等人就到源子恭那里归降了。
前后不到二十天,河州之乱就被平定了。
这源子恭,可真是源怀的儿子,虎父无犬子!
再说说那北魏的宦官刘腾,这人可了不得,虽然连字都不会写,但满肚子都是阴谋诡计,特别擅长揣摸别人的心思。
胡太后因为他曾经保护过自己,就多次提拔他,最后官至侍中、右光禄大夫。
这下可好,他开始干涉政事,收取贿赂为人求官,而且没有不成功的。
那河间王元琛,是元简的儿子,担任定州刺史的时候,贪婪放纵得出了名。
他卸任回来以后,胡太后就诏令道:“元琛在定州的时候,就差没把中山宫给搬回来了,其余的无一不弄到手,怎么还能够再任用这样的人!”
于是就让他闲居在家了。
可元琛不死心,他就向刘腾请求,成为他的养子,还贿赂了上万的黄金珠宝。
刘腾,就在太后那里为他说好话,这样他得以兼任都官尚书,出京担任秦州刺史。
可就在这时候,刘腾病重了。
胡太后,希望他在活着的时候显贵一些,于是就在九月癸未朔日那天,让他担任了卫将军,还加封了仪同三司。
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最后说说那北魏的胡太后吧。
她因为天象发生变化了,就打算让崇宪高太后承受凶兆。
结果,戊申日晚上高太后就暴毙了。
冬季十月丁卯日那天,就以埋葬尼姑的礼仪,将她埋葬在北邙了,还定了个谥号叫顺皇后。
百官们都身穿单衣,头戴驱邪的符,送丧至墓地,丧事结束以后就换了衣服了。
皇宫里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真是太可怕了!
乙亥日那天,梁朝又任命临川王萧宏担任司徒了。
这萧宏,虽然之前有过错,但皇上还是看重他,给他这么大的官当。
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浪子回头金不换”!
不过话说回来,这萧宏能不能真的浪子回头,还得看他的表现了。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