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回到三国当皇帝?不,我直接成圣

第765章 忠臣不二主 好女不二夫

  宴会进行的很顺利。

  当地的太守,县令也不会自找没趣要求张谦这个大诗人吟什么诗。

  而是找了些积极的内容讲给张谦听,包括户籍人口的增加,新开荒了多少亩土地,以及田里粮食产量的增加,又把这些功绩全部归在新皇和张谦的身上。

  张谦自然也肯定了一番地方太守县令的功绩,一时间倒是皆大欢喜。

  “国公,下官倒是有个不情之请。”县令起身恭敬的说道。

  太守见状立刻指责,“国公远道而来,舟车劳顿,你怎么再敢麻烦国公呢,快坐下。”

  “下官向国公赔罪。”

  县令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张谦则示意他开口。

  县令说道:“在朝廷的旨意和太守的协助下,本县新办了三所县学,只是庐江山水隔绝之地,缺乏大贤,学生有求学之心,却不知劲往何处使。下官想请国公莅临为学子指点迷津,下官才微德薄,不敢再有上进之心,却也希望治下能出几个治世能臣,一点私心,让国公和诸位见笑了。”

  高手!

  这绝对是个高手。

  普通人只会想到给张谦送金送银,但是眼前的小小县令已经给出了教科书般的送礼方式——送名。

  不仅如此,他在一开始就强调,这是积极配合朝廷的政策,另外,又强调太守功不可没,不独抢功劳。

  太守见状,赶紧一拍脑袋,说道:“哎呀,我只知道贵人是当朝国公,却忘了贵人还是饱学大贤,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差点就错过了。”

  张谦连忙摆了摆手,“朝廷取士,首重学问,二位的请求我本不该退却,只是旅程甚急,我不方便停留,此行若不是为了打听一位故人的踪迹,也不会来此。”

  太守和县令有些黯然,没能送出这份人情让他们颇为遗憾。

  不过两人也把张谦所说的故人记在心底,准备回去好好打听一番,以后说不定就是结交张谦的途径。

  就在两人处在意图被张谦识破的尴尬中,一声悠扬的箜篌声传了出来。

  “舍妹无礼,惊扰了贵客,恕罪恕罪。”刘大赶忙起身,又唤来侍女,要去阻止刘兰芝弹箜篌。

  很快,刘大就得到回信:“老夫人说,公主听闻小姐会弹曲,一时来了兴趣,故而嘱咐,不料想却惊扰了堂前的贵客。”

  此时的女子虽不介怀公开露面,不过也不会轻易与陌生男子共席,刘家自然在内堂又开了一席由家中女眷作陪。

  刘大一时手足有些无措,他怎么就没想到是公主想听呢?

  “国公和公主大人大量,怎么会与你一般见识,快坐下吧!”太守说道。

  刘大这才赔礼坐下,刘兰芝口中“性行暴如雷”的兄长此时乖巧得倒和兔子一般。

  张谦自然不会介意,不过也不会多说什么。

  倒是马谡,借着曲声,吟诵了一首男欢女爱的诗。

  张谦到了这里,倒没有看到孔雀东南飞,只看到孔雀在开屏。

  “好诗,好诗啊!”太守和县令自然是连番称赞,这没听到定国公吟诗,听到他的学生吟诗不差不多?

  更何况,他们也知道了马谡的身份。

  马谡虽然没有担任朝中大吏,但是他的哥哥马良却是主政一方,前途无量。

  张谦没有点评马谡的诗,而且接着谈起了之前的话题,“关于治学的问题,朝廷会马上颁布标准的教材,包括语言术算格物等方面,另外也会指定一些圣贤典籍,作为扩展书籍。这样学子就不会误入迷途了。当然,若有天赋突出者,也可以博览群书,甚至入太学研读一些孤本。”

  “此乃万千学子之福也,下官替庐江学子答谢陛下,答谢国公。”张谦这番正经的告知,也避免了世人误会他们先前的话是在拍马屁,于是太守赶忙致谢。

  “无妨,你们能急学子之所急,自然也能急百姓之所急。圣人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们不仅要看到朝廷积极向上的一面,也要勤于观察,朝廷还有哪些疏漏,又如何弥补?你们可以把这些写成公文,送往洛阳,如今新相即位,正是大展宏图之时,你们的每一条真知灼见,都会使百姓减少几分困苦。”

  张谦心中暗自得意,诸葛亮啊诸葛亮,我一定多给你揽活。

  “国公一片光风霁月,上可报君除贼,下可安民定世,下官一定时时以国公为榜样,虽不敢求同国公一般有大功于社稷,但求护佑一方百姓安定。”

  “下官亦然,定以国公和太守为榜样。”

  太守县令相继说道。

  一旁的刘大听得热血沸腾,饮下一口酒,壮着胆子说道:“适才国公提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小人终日流连市井,所见所闻皆是民间琐事,却也有一困惑想请教国公。”

  太守县令心中皆是一慌。

  这大领导询问你有什么困难苦衷,你还真实话实说啊?

  两人更怕自己治政有什么疏忽,被刘大给搬到台面上。

  国公当面,小错也变成大错了,一时真是后悔答应刘大请宴的决定了。

  “但讲无妨。”

  张谦开口道,眼前的太守县令皆有过人之才,但是做官日久,老气横生,张谦虽不排斥这种人,但是要张谦继续提拔他们却不可能了。

  当然,他们或许也知道自己是旧时代留下来的官员,又一把年纪,所以也不求高升,于是便灵活的运用官场那一套,不求有功,只求无过。

  “小人听闻,如今朝廷重视婚育,凡是适龄男女,只要成婚,便可多分得十亩土地,若是诞下子女,又可多分得土地。民间为了配合此事,于是便为大龄男子与孀居寡妇进行婚配。可是市井又有传言,说什么忠臣不是二主,好女不嫁二夫。这叫我等黎民百姓如何是从呢?”

  太守和县令一听,这确实是一件麻烦事,但还好,不是他们的执政过失。

  于是,县令开口指责道:“好你个刘大,国公操心的乃是天下大事,你说的冠冕堂皇,实则还是为了你那妹子,岂敢拿这种私事来劳烦国公?”

  ……

  两更在下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