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帝师张禹
嚯,话说那汉成帝永始四年的春天,刚过完年,成帝他就屁颠屁颠地跑到甘泉去祭天了,顺便还来了个大赦天下,给那些犯事儿的百姓们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这可真是从天上掉馅饼啊!
然后呢,三月里他又马不停蹄地跑到河东,去拜拜后土神,这皇帝老儿可真是忙得不亦乐乎。
可是啊,接下来的夏天就有点儿惨了,大旱啊,老百姓们那叫一个苦不堪言,连喝口水都得跑老远。
一转眼就到了四月癸未日,长乐宫的临华殿和未央宫的东司马门,这两个地方竟然同时起火了!
六月甲午日,霸陵墓园的门阙也跟着凑热闹,也给烧了,这运气简直背到极点了。
好不容易熬到了秋天的七月辛未日,那天正好是月底,还出现了日食。
再后来呢,冬天也来了,十一月庚申日那天,卫将军王商因为生病,就被皇帝老儿给炒了鱿鱼。
咱得说说这梁王刘立啊,这家伙啊,真是太放纵了,毫无节制可言。
你瞧瞧他,一天之内竟然能犯法十一次!
这速度,比翻书还快呢!
梁相禹看不下去了,直接告状说:“这刘立啊,跟外戚们结下了梁子,整天就像吃了枪药似的,恶语相向。”
于是上面就派人去查查看,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竟然查出了刘立和他姑妈刘园子之间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有人就义愤填膺地上报说:“这刘立啊,简直就是个禽兽不如的家伙,应该直接判他死刑得了!”
这时候啊,太中大夫谷永就闪亮登场了,给皇上上书说:
“皇上啊,您得听听老臣的唠叨。
咱们大汉朝的规矩,天子得在门外整个屏障啥的,就是为了避免看到外面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保持点皇帝的神秘感嘛。
您说说,哪个皇帝会去偷窥别人家的小秘密呢?
《春秋》里都写了,亲人之间得互相遮遮丑。
现在这刘立啊,还是个小年轻,有点疯癫,咱们本来只是去查他对外戚口出狂言的事儿,结果呢?
啥也没查到,反倒把他和姑妈之间的那点小九九给抖出来了。
这也不是咱们的本意啊!
再说了,刘立那小子还不承认呢。
咱们这么勉强地去弹劾他,找些模糊不清的事儿,就凭几句话就给他定罪,这对咱们大汉的江山也没啥好处嘛!
咱们不能把皇族的名声给搞臭了,把家里的丑事都曝光给天下人看,这可不是给皇族遮羞、给朝廷长脸、显示圣德的做法哦!
要我说啊,刘立还嫩着呢,他姑妈可都是过来人了,年龄差了一大截;他们梁国那么有钱,他想要美女,直接用钱砸就行了啊!
他姑妈也要有点自知之明啊,咱们一开始问的是骂外戚的事,她怎么会自爆其短呢?
从这三点来看,那通奸的事说不定就是瞎掰的!
我怀疑啊,是不是在逼供的时候,说错了话,那些文绉绉的官员们就揪住不放,一直追查,让人家都没法翻盘了!
事情还没闹大,皇上您就高抬贵手,别追究了呗,这才是明智之举哈!
要是您真想依法办事,那就以刘立不认罪为由,让廷尉找些有良心、懂道理的官员重新审审,好好问问清楚,然后告诉大家真相,就说之前审错了,还刘立一个清白。
这样也能显得咱们皇族大气,还能洗洗皇族的脸,这才是处理家务事的正确姿势啊!”
成帝一听这话,觉得挺在理的,于是就把这案子撂挑子了,没再搭理。
哎呀,这古代皇帝家里的事啊,真是挺搞笑!
这一年啊,司隶校尉这个香饽饽的职位,竟然落到了一个蜀郡的小子头上,他叫何武,不仅如此,还一路高升做了京兆尹呢。
咱们这何武小哥,当官时可是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拉拢好人,一脚踢开坏人。
虽然他当官时没啥轰轰烈烈的政绩,但离任后老百姓都怀念他的好啊。
汉成帝元延元年,哎呦,那可是个热闹非凡的年份啊。
春天刚到,大年初一头一天,日食就来凑热闹了,把老百姓吓得一愣一愣的。
然后呢,三月里,皇上屁颠屁颠地跑去雍城,拜拜五畤,祈求国家安泰、人民乐业。
接着呢,到了四月,初一那天,本来天空晴朗朗的,突然“轰隆隆”响起了雷声,吓得大家一哆嗦。
更离奇的是,有颗流星从太阳底下嗖地飞过,直奔东南,那光啊,四面八方都照得亮堂堂的,就像下了一场星星雨,从傍晚一直下到天黑才罢休。
皇上一看,这事儿不对劲儿啊,赶紧大赦天下,希望老天爷能给点儿面子,别再搞事儿了。
可是呐,到了秋天七月,又有异星出现在井宿,这可是个天大的怪事啊。
皇上开始慌了神儿,因为灾害和变异频频发生,他就开始四处求教大臣们的意见。
这时候,北地太守谷永就跳出来说话了。
他说啊:
“皇上啊,你要想天下太平,就得顺着老天爷的脾气来,多行善事积点德。
这样自然的五种征候就会乖乖听话,老百姓长命百岁,吉祥的征兆也会一个接一个地来。
可你要是不走正道儿,跟老天爷对着干,大手大脚乱花钱,那老天爷可就不乐意了,各种灾祸都得找你麻烦。
要是你还不悔改,继续胡闹作恶,那老天爷可就要翻脸不认人,把天命收回去了,转交给有德行的君王了。
这就是天地的规矩儿,对谁都一样。
不过呢,老天爷也不是那么不近人情儿,他也会看你的功德、资质和时代来赏罚分明。
你现在继承的可是西汉八位皇帝的基业啊,可得小心应对这个多灾多难的时期哦。
建始元年到现在,整整二十年了,这二十年里啊,各种灾害、天象变异频频发生,比《春秋》里记载的还要多。
这说明啥呢?
咱往内里说,深宫里头啊,怕是有那么些骄横的内臣、凶狠的妃子,整天喝得醉醺醺的,搞不好啥时候就坏了国家大事。
就那北宫花园的小巷子里,指不定哪天夏征舒、崔杼那样的变乱就得上演。
咱再往外说,这天下啊,也怕是有樊并、苏令、陈胜、项梁这类人会揭竿而起,闹个天翻地覆。
现在啊,咱们正处在平安和乱子的边缘,宗庙能不能保住都成了问题。
所以啊,我谷永才敢冒着掉脑袋的风险,一连好几年都在预警这事儿。
你们知道吗,下头有了乱子的苗头,上头才会跟着乱,咱们能不谨慎点儿吗?
祸事啊,都是从小到大慢慢积累起来的,那些奸恶之事,也都是因为被人轻视、忽略才会冒出来。
皇上啊,我求您把君臣大义给端正了,别再跟那些小人儿混在一起了,免得降低了身份。
您得严格按照“三纲”来管理后宫,压制那些嚣张跋扈、嫉妒心重的宠妃,多尊重那些贞婉顺从的妃子。
您每次出门啊,都得先拜见皇太后,带上皇帝的仪仗队,然后再出门。
街上得布好士兵,清好道儿,戒严之后才能走。
别再像以前那样,带几个人就偷偷摸摸地,跑到臣子家里吃吃喝喝了。
只要这三点改好了,内乱的路就给堵死了。
现在啊,天下到处都是反贼,乱子都是从老百姓饿肚子开始的,那些当官的也不管,就知道压榨百姓。
老百姓生活困苦,赋税还那么重,心里都怨恨着,可上头却不知道。
《洪范·传》里说啊:“人民都饿肚子了,你还不减赋税,反而说国家太平,这样一定会倒霉的。”
这些年啊,各个郡国都受水灾,庄稼都没收成,这时候正应该减免点儿税。
可那些当官的却还想加税,这跟儒家经典的大道理可就差远了,也不顺民心,简直就是招灾惹祸。
所以啊,皇上,我求您了,别批准那加税的奏文了。
咱们再节省点儿奢华的开销,多给老百姓施点儿恩泽,救济救济那些困难的人。
下道命令让老百姓多种田、多养蚕,这样也许就能安抚人心了,各地的叛乱啊,说不定也就能平息了!”
这时,中垒校尉刘向也给皇上上书,那书写得啊,简直比情书还情书!
他说啊:
“皇上老哥,小弟我听老人家们唠嗑,帝舜曾经跟伯禹唠过:‘老弟啊,你可别学丹朱那小子得瑟。’
周公也跟成王扯过:‘小伙子,别走殷纣王那条作死路哦。’
这些个圣明的大佬们,总爱拿那些栽跟头的事例给自己敲警钟,他们可不怕揭自家短儿,谈论王朝的兴衰更替。
所以啊,小弟我今天也脸皮厚厚地,来给您扯扯我的一些傻乎乎的想法,皇上老哥您得闲儿听听,多琢磨琢磨。
您看那《春秋》这本书里,记录了二百四十二年的光阴,日食这玩意儿才出现了三十六次。
可现在这三年里,日食跟约好了似的连着来了三次。
从建始年间算起,这短短的二十年,日食就冒泡了八次,差不多每两年半就得来一次,这种节奏简直是逆天呐!
这些天象耍花样,有时大有时小,有时密集有时稀疏,它们预示的吉凶祸福呢,也是早晚不定,缓急不一。
您看那秦汉两家换班时,还有汉惠帝、昭帝这俩哥们儿没留下种,昌邑王刘贺被踹下位,再到孝宣皇帝踩着七彩祥云崛起,这些大事儿发生的时候,天象都变着法儿地闹腾,明明白白地写在了汉朝的日记本上。
这不就是老天爷在给我们发微信么!
小弟我呢,作为皇族的一小根枝条,看到皇上老哥您这么大气、这么有才,心里真是美得冒泡。
我就巴望着您能摆平这些天象的小脾气,重拾商高宗、周成王那时的霸气,把我们刘家的买卖再做大做强。
所以啊,我才这么婆婆妈妈地给您上书。
这天象啊,跟个谜团似的,我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
虽然我给您献上了天文图表,但还得我亲口给您解说解说,您才能更明白。
皇上老哥,您能不能抽个空儿,让我指着图表给您唠唠嗑呢?”
成帝一听,立马乐颠颠地把刘向召进宫来。
可惜啊,最后还是没听进去多少。
这边儿红阳侯王立,举荐了个叫陈咸的小伙子,夸他是个正直的好青年。
通过御前小考后,陈咸就被提拔为光禄大夫、给事中。
可是呢,丞相翟方进这老哥不干了,跳出来嚷嚷:“这个陈咸啊,以前就当过九卿,可是因为手太长被踹了。这样的人,怎么能被吹成正直,还在朝廷里混呢?”
接着就怼了红阳侯王立一通,说他选人的时候眼睛被蒙蔽了。
最后呢,成帝下令让陈咸回家歇着去了,但就是没让翟方进继续怼王立。
这事儿啊,也就这么过去了。
话说啊,十二月的时候,乙未那天,王商这哥们儿被封为了大将军,可这大将军的宝座他还没焐热乎呢,辛亥那天,他就直接“驾鹤西游”了。
哎,这一下,他的弟弟红阳侯王立,按理儿就该接他的班儿,当个辅政大臣啥的。
但在这之前呢,王立这哥们儿可不是个省油的灯。
他派手下一帮小弟去找南郡太守李尚,以啥草田名义去抢占老百姓新开的田地,好家伙,一下子就是好几百顷!
然后他还给朝廷上书,说要把这些田地卖给国家,结果呢,多收了田价一亿多万。
这事儿被丞相司直孙宝给揭发了,成帝一听,这王立也太不地道了,直接就把他给废了,然后任用王立的弟弟、光禄勋、曲阳侯王根。
到了庚申那天,王根就被任命为大司马、骠骑将军,这可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再来说说这位安昌侯张禹,这哥们儿挺会挑时候,向成帝请求把平陵肥牛亭,那片好地赐给他。
可曲阳侯王根就不乐意了,他说那地儿离平陵墓园寝庙太近,是大家出游的必经之路,得换块地儿。
但成帝就是不听啊,最后还是把那块地赐给了张禹。
这事儿让王根心里那个气啊,他就经常在成帝面前说张禹的坏话。
可成帝呢,反倒更加尊敬张禹了,每次张禹生病,成帝都关心得不得了,甚至还亲自去他家探望,在床前拜见。
张禹感激得磕头谢恩,这可真是“因祸得福”啊!
有一次啊,张禹的小儿子也在场,这孩子还没官职呢。
张禹就频频用眼神示意,成帝看在眼里,心里跟明镜儿似的,直接在张禹床前就把这孩子封为黄门郎、给事中。
你说这张禹,虽然在家养着,但“帝师”的身份可没丢,国家一有大事儿,成帝还得跟他商量着来。这可真是“人在家中坐,福从天上来”啊!
这王立估计得气得七窍生烟了,哈哈!